圖/我們家的小春聯:
吃飽、睡飽、順啦!!讚(飽嗝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以下發文為學習心得分享,

所有內容僅供同學們參考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這是來自S同學跟我們的分享討論:

這位同學一開始的狀況是:偏頭痛,頭痛時會伴隨著昏沉、噁心,而且對氣味敏感,一聞到重的味道就會痛,痛點時左時右;他有去醫院做了檢查,也找不到原因。所以我們問了幾個簡單的問題:同學的睡眠情況不差,大小便也算正常,瑩瑩我接著問說:「那你頭痛的時候會覺得煩嗎?」他回:「會煩耶,因為在痛的時候覺得煩到甚麼都不能做。」

【桂11-30】少陰病,吐、利、手足逆冷,煩躁欲死者,吳茱萸湯主之。

因為同學在外地,我們也不知道有沒有信任的中藥行,加上當時可能我們對吳茱萸有疑慮,所以是用等比例減量的版本,服藥的這三天有慢慢地在好轉,頭痛想吐的感覺逐漸緩,轉成好像要痛但是沒有發作,精神狀態也清晰,煩躁感也消失了。不過有一個證浮現:就是之前有點不舒服的右腹開始越來越明顯難過起來。

我們討論之後,本人說是右上腹疼痛,但實際請他(透過照片)指出位置時,是在右下腹,而那裡是足厥陰肝經通過的位置,而那個位置會有悶痛或扯痛的話,對證的話可能是當歸四逆湯加減。

【桂11-72】傷寒,手足厥逆,脈細欲絕者,當歸四逆加人參附子湯主之;若其人內有久寒者,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附子湯主之。

但同學不會把脈,但從他的主述和討論中,感覺是「有久寒」的人。就加開了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附子湯。

中間微破戒吃燒烤喝可樂這事姑且不論,在好好吃方的過程中,同學排出色深稀溏的便便,身體的情況也越發好轉,頭不痛、不噁心,右下腹的悶痛感也逐漸消去。而在症狀一一排除的同時,同學也向我們抱怨,說這湯一開始覺得還不錯,但最近越來越難喝,這也表示他主證已除,越來越不需要這個方了。直到最後一次對話時,已經頭不痛、右下腹也不痛了。

對主證一事,有點像在玩射擊遊戲,很多時候,既使我們對了證、吃了方,可能耽誤了時間,可能不夠準確,也可能方劑量不足,主證常常也會轉變成別的方,或著其實夠準夠有力了,有時也會有身體把病氣往外推,而變成別的方證。所以有位經方老中醫曾有這麼一個說法:「重如癌症,醫著醫著,就變成一場感冒了」。所以辨認轉證的時機點也是很重要的,同學們可以參考看看噢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miburogu 的頭像
    amiburogu

    Ami's burogu / 阿咪網

    amiburog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